影响塑胶成型的工艺参数分析
(一)温度
1、料筒温度
要大于塑料的流动温度<熔点>,小于塑料的分解温度。
<1>料筒温度高时——塑料易分解产生低分子化合物分解成气体,以至塑料表面变色,产生气泡,银丝及斑纹,导致性能下降;
料温高——模腔中塑料内外不一致,易产生内应力和凹痕;
熔料的温度高——流动性好,易溢料,溢边等。
<2>料筒温度太低时
料温低——流动性较差,易产生熔接痕﹑成型不足﹑波纹等缺陷;
塑化不均——易产生冷块或僵块等。
2、射咀温度
<1>温度太高——塑料易发生分解反应等。
<2>温度太低——喷嘴易堵塞,易产生冷块或僵块等。
3、模具温度
实际熔体在模腔中的流动是非等温流动,即模腔各部分的温度是不均匀的。
<1>模具温度高——冷却慢,易产生粘模,脱模时塑件易变形等;
<2>模温低——降低熔料的流动性,易产生成型不足和熔接痕,熔料冷却时,内外层冷却不一致,易产生内应力。
总之,熔料温度偏高:易分解,易产生内应力,熔体的表面粘度下降,流动性好,对于温度敏感的塑料尤其是这样,充模容易,易溢料、溢边;收缩率加大,易产生凹陷;此外,结晶度下降;取向程度下降等。
熔料温度不均:易产生内应力,如实际模腔中,各点的温度是不均匀的,熔体的流动属非温流动。
熔料温度偏低:不易分解,表面粘度大,流动性差,充模困难,易产生成型不足、熔接痕、冷块或僵块等。
(二)压力
1、锁模力
必需足够,否则溢料,溢毛边等。
2、注塑压力
<1>太高时,塑料在高压下,强迫冷凝,易产生内应力有利于提高塑料的流动性,易产生溢料、溢边,对模腔残余压力大,塑料易粘模,脱模困难,塑件变形,但不产生气泡等。
<2>太低时,塑料的流动性下降,成型不足, 产生熔接痕,不利于气体从中溢出,易产生气泡,冷却中补缩差,产生凹痕和波纹等。
3、保压大小增
<1>太高——易产生溢料,溢边,增加内应力等。
<2>太低——成型不足等。
4、背压
<1>过高——塑化时间变长,熔料易分解,产生气泡,斑纹﹑黑点等。
<2>太低——料筒前端熔料中气体受压温度提高,熔料局部受热过高,分解产生黑点斑纹和气泡等。
(三)速度时间
1、闭模锁模时间
<1>太长——则模具温度过低,熔料在料筒中停留时间过长。
<2>太短——则模具温度相对提高。
2、注塑时间、充模速度、剪切速率
注塑时间缩短,充模速度提高,取向下降。剪切速率增加,绝大多数塑料的表层粘度下降,对剪切率敏感的塑料尤其这样。剪切速率过大发生熔体破裂现象。剪切速率提高,取向提高。
3、保压时间
<1>短——塑件不紧密,易产生凹痕,塑件尺寸不稳定等。
<2>长——加大塑件的内应力,产生变形﹑开裂,脱模困难。
4、冷却时间长
脱模困难,易变形,结晶度高等。短﹕易产生变形,冷却不足等。
5、螺杆转速
快——剪切热加大,塑化时间短等。
慢——剪切热减小,塑化时间增长等。
6、开模速度
开模速度快,则成型周期短,但过快,容易引起塑件表面舆型腔之间的摩擦加大,造成划伤
7、顶出速度
顶出速度过大,则塑件容易产生变形
PP阻燃剂 | PP无卤阻燃剂 | PP环保阻燃剂 | PP阻燃母粒 | 聚丙烯阻燃剂 | 聚丙烯阻燃母粒
佛山康阜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佛山市顺德区,是一家专注阻燃产品研发、配方设计、生产制造、技术服务及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。公司以磷系阻燃剂、氮系阻燃剂、氢氧化镁系阻燃剂、阻燃改性塑料为主,主营产品涵盖PP阻燃剂、PP无卤阻燃剂、PP环保阻燃剂、PP阻燃母粒、电瓶车阻燃剂、PA/PBT无卤阻燃剂、TPE/TPU阻燃剂、XLPE电线线缆料阻燃剂、防火涂料阻燃剂、无纺布织物表面涂层阻燃剂、大分子成碳剂等系列产品。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实验室、设备齐全检测实验室、综合应用实验室和转化中车平台,形成了实验-中试-产业-实验的闭环式研发体系,为产品的过硬品质提供了全方面的有效保障。公司所有的产品符合均符合相关阻燃标准和RoHS、REACH等法规并有相关的第三方SGS检测报告。
联系人:杨经理,电话:13750179814
康阜新材料,版权保护: 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kfxc1688.com/blog/153.html
- 上一篇:成型工艺对塑料制品收缩率的影响分析
- 下一篇:缩水问题难解决时需留意的工艺条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