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塑工艺分析之产品变形
之前和别人讨论产品变形的问题,确实这个问题对于注塑工艺者来说是最头疼的,一般来讲多段保压和模温控制是必须的,实在不行还得靠治具矫正。有些产品从ID开始,就注定了是一定会变形的,变形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,后续的设计、工艺只能努力将之减少或者解决变形带来的生产、组装问题。
最近有两个后壳产品,一个19寸、一个20寸,产品尺寸基本差不了多少,20寸的试模,试了4次,产品都粘在顶针、斜销上不太好取,而19寸的就没有这个问题
已经改了很多次了,这真是个头疼又麻烦的事情。担心产品在顶出时偏位,故让模具厂做了定位圈,同时,让顶出行程在允许的情况下又增加了10mm,果然,产品比较好取,全自动试产!生产了2天,模具顶针卡死,下来修,然后又上机生产,奇怪了,产品又不好取了....(聚丙烯阻燃剂)
成型厂当然是认为模具修坏了,而模具厂一脸无辜,什么都没有弄,就修了下顶针而已....
产品不好取的,顶出行程还比另外一套要长25mm,怎么还是不好取呢?
对两套模具的组立图比对了下,发现了一些端倪。产品的倒扣是1.77mm,20寸斜销的斜度只有2度,顶出行程有75mm,斜销脱离倒扣的行程为tg2*75=2.62mm,安全余量只有2.62-1.77=0.85,不符合1.5-2mm的安全范围;而19寸的顶出行程虽然只有50mm,但是斜度有4度,斜销脱离倒扣的行程为tg4*50=3.5mm,安全余量为3.5-1.77=1.73mm,符合安全范围。故19寸虽然顶出行程短一些,但由于斜度大,反而退出行程要长一些。(PP阻燃剂)
那安全余量为什么要2mm呢,因为塑胶产品是为收缩的,所以在开模的时候,加上收缩率模具一般都会开大一些,后壳这么大的产品一般会大2.5mm左右,但是产品在顶出来的时候差不多会收缩1mm以上(后续还会再继续收缩1mm),且产品也有可能会跟着斜销跑一点点变形,故斜销退出必须要有1.5以上的余量才能确保能全自动生产
知道了这些,模具厂也知道根本原因了,为确保后续生产顺利,把斜销全部重做,斜度做至4度。这就是设计不良导致的血淋淋的教训啊...
PP阻燃剂 | PP无卤阻燃剂 | PP环保阻燃剂 | PP阻燃母粒 | 聚丙烯阻燃剂 | 聚丙烯阻燃母粒
佛山康阜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佛山市顺德区,是一家专注阻燃产品研发、配方设计、生产制造、技术服务及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。公司以磷系阻燃剂、氮系阻燃剂、氢氧化镁系阻燃剂、阻燃改性塑料为主,主营产品涵盖PP阻燃剂、PP无卤阻燃剂、PP环保阻燃剂、PP阻燃母粒、电瓶车阻燃剂、PA/PBT无卤阻燃剂、TPE/TPU阻燃剂、XLPE电线线缆料阻燃剂、防火涂料阻燃剂、无纺布织物表面涂层阻燃剂、大分子成碳剂等系列产品。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实验室、设备齐全检测实验室、综合应用实验室和转化中车平台,形成了实验-中试-产业-实验的闭环式研发体系,为产品的过硬品质提供了全方面的有效保障。公司所有的产品符合均符合相关阻燃标准和RoHS、REACH等法规并有相关的第三方SGS检测报告。
联系人:杨经理,电话:13750179814
康阜新材料,版权保护: 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kfxc1688.com/blog/109.html
- 上一篇:科学家研发新型薄膜材料
- 下一篇:热塑性塑料成型需要考虑的三大因素